HOME > NEWS

暴躁滑手都去哪了?

Freak_Out_HED-1024x929

 

从小到大看滑板整片的时候,最期待的就是里面的暴躁镜头了。它们真实地记录下了滑手们因为动作屡屡失败而爆发的瞬间,就像The DC Video里的AVE,Skate More里的Jason Dill。当然不可少的就是Kerry Getz了,随便点开一个他的视频吧!你定能观赏到。说到底,完美的动作固然好看,暴躁瞬间却来的更有趣。

 

可是现在,不论整片还是短片,暴躁镜头似乎越来越少了。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现在的滑手们都没脾气了?还是剪辑师故意减掉了?

 

 
.

除了Getz外,大概只剩Heath Kirchart还会发脾气吧。Emerica的This Is Skateboarding专辑中就收录了Kirchart的暴躁集锦,在其中你可以细细品味Kirchart的愤怒、神经质和被局外人所忽略的压力,所有这一切将他的个人风格展露无遗,所以聪明的导演将其命名为“绝望与疯狂之舞“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有意思的是,这个看似“花絮+幕后”的混剪居然比他的主推正片还来的长一点儿。

 

为了能更深刻地了解这些暴躁短片,这次特意采访了This Is Skateboarding的摄影师兼剪辑师Jon Miner。

 

“其实,好的暴躁短片可以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滑手们到底有没有用心,有没有用几百次尝试来狠狠折磨自己。”Miner继续讲到,“这不仅仅展示了过程,更展示了内心。” 在早年,Kirchart那些尖叫、摔板子、扯头发的镜头的确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想这也奠定了他在众多滑板人心中的地位。

 

getzshoe

 

在网络快餐式消费大行其道之前,人们只能通过仅有的几部影片来了解滑手。所以,那些暴躁镜头在过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过危险的是这能引导人的喜爱,也能误导人的厌恶。

 

当Miner第一次看Kerry Getz的视频时,他觉得Getz的脾气有点儿太大了。“这跟后期怎么剪辑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在剪辑师的“刀”下,一个滑手可以轻易地被拼接成一个大混蛋。所以,直到我面对面跟Getz说上几句话的时候,才惊觉他人这么好。”

 

但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就是:连这样的“恶魔”剪辑也越来越少了。我不禁向Miner吐露了自己的担忧,也很感谢他慷慨地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Focus_skateboard

 

一开始,Miner否定了我“年轻滑手没有脾气”的疑问,说:“他们当然会发飙,而且相比之下,前辈们似乎还更收敛些。至少我跟队伍的时候,就经常看到滑手们情绪突然失控。”比如,最近他在拍摄的Element新片Peace,队伍中的Manson Silva就是情绪失控的种子选手。

 

讲真,我还从没见过Silva发飙呢。不过在采访中,他的确承认自己常常有这种冲动。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极其深刻:“每个滑手都会这样,无一例外,只是很多人选择掩饰罢了。”

 

Miner提醒我,现在大多数暴躁镜头其实都被安排到“粗剪”或“生剪”短片里了,导演习惯用这种方式来讲述动作背后的故事。“大家都希望正片是短小精悍的。而且深入刻画必定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暴躁镜头只能被安排在粗剪里了。”不过一两个暴躁镜头偶尔还会在正片的最后一个动作中出现,只是分量已经轻得不能再轻了。

 

“I KNOW EVERY SKATER FREAKS OUT WHETHER THEY WANT TO SAY IT OR NOT.”

“每个滑手都会这样,无一例外,只是很多人选择掩饰罢了。”

 

就我的个人观点而言,正片里应适量保留一些暴躁片段。Clive Dixon在Saturdays中锤凳子的镜头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在正片中突然加上的几秒钟真的是让人难以忘怀;但是如果仅仅在粗剪里播出的话,反而就显得没那没有冲击力了,至少我不会记起来。同样在Alex Olson的Fully Flared片段中,若没有开头的那两分钟近乎癫狂的铺垫,绝对不会在多年后也被人如此此津津乐道了。

 

Miner还提到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这种缩减趋势其实是在迎合一个可悲的大方向,一个没有任何人愿意承认的大方向:滑板视频越来越强调展现滑板“运动员”的突出技能,而非滑手自己,甚至是滑板本身。

 


.

换句话讲,暴躁镜头的消失是为了给更多滑手树立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使得他们可以跻身更高的世界排名。

 

所以,越来越多的滑手开始打破人们从早期先锋那里获得的认知,我们知道,不论是Heath Kirchart、Geoff Rowley还是 Mike Carroll,他们的每个动作都要与钢筋水泥经过几番肉搏,才得最终落地。然而年轻的一代,就如Shane O’Neil, Jamie Foy, Tiago Lemos这些时下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每个动作看起来都太轻松自如了。可悲的是,这样的后果是他们无法承受“暴躁镜头”之重,因为一旦他们癫狂的样子被曝光,一定会掉粉无数。

 

我十分认可Miner的观点:“说实话,暴躁镜头并不适用于所有滑手。对于一个尝试了无数次后终于成功落地的滑手,这样的片段是振奋人心的。但是对于一个’天赋异禀’的滑手,他们只是偶尔说一次’太难了!’,你铁定会鄙夷地看着他,轻蔑地问一句:你确定不是在搞笑?”

 

Lemos或者O’Neil摔倒后,他们是会站起来笑一笑的;如果此刻换成大喊“去他*的”,我想你的耳膜直至内心其实都是拒绝的。


还有一个既定的事实,那就是年轻一代乐于沉浸在Instagram制造的假象里,这些从小就在虚拟世界

 

thumbnail-1470005645514

 

还有一个既定的事实,那就是年轻一代乐于沉浸在Instagram制造的假象里,这些从小就在虚拟世界中管理他们的形象的人,怎可能让发飙癫狂的样子轻易毁掉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呢?所以在公众面前,保持微笑。

 

因为从来没见过Silva的暴躁镜头,这次很好奇地问他是否有拜托过剪辑师减掉。Silva说他没特地问过,不过大家都约定俗成不把这样的镜头流出来。“他们都懂的,况且这些幼稚的镜头也不能代表我,完全没必要加上去。”

 

Miner说:正是滑手和摄影师之间如此“默契”的认知,导致暴躁镜头越来越不受欢迎了。他不解地问:“难道为一个动作努力几百遍就不光彩了吗?完全不可理喻。现在大家都普遍认为:折磨自己没好处,做人嘛就要看起来cool。”

 

讲到这,看不见努力和汗水的滑手确实大有人在,我想你们已经心知肚明。也许一两个动作做得十分完美,但是却从不想挑战大地形;也许每天都上传新花样,但是从来不曾完成过任何复杂的动作。

 

“MAYBE WORKING HARD TO ACHIEVE SOMETHING ISN’T COOL RIGHT NOW?”

“难道为一个动作努力几百遍就不光彩了吗?”

 

暴躁的滑手都去哪了?

 

不要担心,他们还在,只是被年轻一代从镁光灯下挤走了。随着滑板的受众面越来越广,滑板圈有意地掩藏着自己的“阴暗面”。可是人们忘了,这些暴躁镜头才是滑手们魅力的所在。现在,如果你发飙的样子不小心被收录进粗剪短片中,请放心,因为这里只有真·滑手们才会涉及,而且他们不会因此对你粉转路、路转黑,反而更有可能变成你的“骨灰级”。普通观众呢?如果他们有幸看到,也只会肤浅地认为这是场真人秀,而绝不会透过如此这般的“神经质”,看到镜头外挥汗如雨的你。

 

难道普通观众真的就看不懂这种“神经质”了吗?

 

Austyn_Gillette_freak_out

 

让我们来瞧瞧Austyn Gillette最近的个人片段Radiant Cure。在精剪成片中,Gillette做了一个看似飘逸的back tail heelflip。然而在粗剪里,我们才发现Gillette为这个地形足足磕了好几天,最终落地成功的那一刻,有种Dylan Rieder史诗级front tail kickflip的感觉。

 

看着Gillette愤怒地甩飞板子,又面对镜头无奈苦笑的时候,我犹如身临其境。这样深入地刻画一个动作着实让人倍感亲切,而且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样的叙事方式也能让他们全面地了解滑手们的真实情感。相比之下,这样要来的比发飙集锦更有说服力。

 

一个动作从头到尾的完整记录和那些零星的暴躁镜头都应予以充分地保留,而不是仅仅把它们遗忘在粗剪里。电视真人秀都是有剧本的,偶尔在那里播放滑手们的发飙镜头也不能让普通观众更了解滑板。所以,恳请把暴躁镜头带回影片中,让人们在接连不断却越来越索然无味的各大赛事中喘息一口气,追念一下你心中,滑板最初的魅力。

 

文章作者:Nic Dobija-Nootens

插图作者:Michael Giurato

文章来源:JENKEM Magazine

Post By: wolfhowl @ 九 14, 2018
Share to:

COMMENTS